您好,欢迎访问bandao.com(中国)官方网站!
400-123-4567
138000000000
行业资讯
.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bandao.com(中国)官方网站

地址:广东省bandao.com(中国)官方网站
手机:138000000000

咨询热线400-123-4567

橙e播报 可以听的资讯(12月1日) 日化、生活服务业、餐饮、建材、钢铁

发布时间:2023-10-14 14:41:54人气:

  家庭洗护垂直平台e袋洗日前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总金额数亿元人民币。e袋洗这一轮融资由立白集团领投、润都集团等机构跟投。官方称,利用这笔融资,e袋洗将加速推进其垂直整合战略,优化产业链和品质管理。

  诺维信获优秀原料供应商奖:日前,在由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主办的第36届(2016)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上,诺维信公司因其卓越的生物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获得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颁发的“优秀原料供应商奖”。“获得该奖是行业对诺维信公司的肯定。

  山东半岛洗涤行业强强联合整合区域市场:11月29日消息,山东半岛地区两家大型洗涤企业青岛洁神与山东宜人29日在青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此次强强联合,洁神股份将全面整合山东半岛区域市场。

  近日,中国工业协会发布了《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简称:规划)。该规划回顾了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十二五”发展概况,简析了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洗涤用品行业全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行业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建议。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此期间,中国消费者对洗涤用品的消费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去污力的保证以及价格的便宜,更多的消费者趋向于对洗涤用品的细分化和功能化的需求,进而推动了洗涤用品行业的技术提升。洗涤用品行业形成了个人清洁护理用品、家庭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和公共设施清洁护理用品三大品类体系,产品形态除常态化的粉状和块状外,使用方便、的液体化产品得到快速增长和发展。产品除考虑功效性外,更加注重安全与环保、生产过程中的节能节水、以及运输过程中能耗和物耗的降低。

  针对终端产品功能化与差异化的需求,原料在传统大宗品种方面不仅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在装备及工艺方面得到了提升,部分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宗原料实现了自给自足;同时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适合于洗涤剂产品的新型功能性原料的生产有所突破,如表面活性剂部分催化、装置及分子设计的关键技术、实现醇醚糖苷的万吨级产业化、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万吨级产业化等,这对优化洗涤用品配方起到了积极作用。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了行业平稳、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洗涤用品生产大国。

  2015年我国洗涤用品总量(洗涤剂及肥(香)皂)已经达到1354.55万吨,“十二五”期间年均递增率8.68%,高于“十一五”期间0.23个百分点。其中,洗衣粉产量444.76万吨,年递增率4.47%,比“十一五”期间减少了0.85%;液体洗涤剂产量819.79万吨,年均递增12.34%,比“十一五”期间减少了0.8个百分点。根据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后简称: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统计,2015年肥(香)皂产量为90万吨左右,“十二五”期间年递增率2.04%。近10年肥(香)皂产量一直在80~100万吨波动。

  “十二五”期间,国内洗涤剂用原料也得到了较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统计,截至2015年底,随着新建烷基苯装置逐步开工运营,目前产能已经超过88万吨,产量接近69万吨,国内供应量较“十一五”增加48%;脂肪醇产能已经超过70万吨,产量超过30万吨;4A沸石产量45.63万吨,较“十一五”期间有所增长;表面活性剂产量为193.4万吨,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88.14万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98.64万吨。

  “十二五”期间,洗涤用品全行业经济效益增速出现全面回落。截至2015年底,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777.91亿元,年递增率4.41%,较“十一五”期间低7.25个百分点;利润和利税全面下滑,年递增率分别为-2.93%和-4.94%,分别比“十一五”期间降低了9.99个百分点和13.83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由2011年的9.74%降低到了2015年的7.28%;主营业务成本逐年大幅升高,年递增率为9.25%;2015年底行业资产总计1041.38亿元,年递增率7.23%,较“十一五”期间减少了2.08个百分点;负债总计549.66亿元,年递增率8.01%,比“十一五”期间减少了2.0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2.78%,比例有所提高。主要费用支出中,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达到226.92亿元和80.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了-8.79%和0.18%,增速较“十一五”期间均大幅减少;财务费用达到10.23亿元,增长较快。

橙e播报 可以听的资讯(12月1日) 日化、生活服务业、餐饮、建材、钢铁(图1)

  由图1 利润及利税增长情况可以看出,洗涤用品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出现拐点,2012年盈利水平最好,但从2013年开始逐年下降,目前主营业务利润率仅为7.28%。

  “十二五”期间,我国洗涤用品行业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传统的肥(香)皂产量基本稳定,洗衣粉产量增速放缓,液体洗涤剂得到了快速发展,引领整个洗涤用品产量的增长。

  在市场份额方面,肥(香)皂、洗衣粉市场占比有所下降,液体洗涤剂比例不断上升,其中尤以洗衣液发展最快。另外,家居清洁护理产品以及工业与公共设施清洗剂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另据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统计,浓缩洗衣粉仍然仅占总量的3%;无磷粉比例逐年升高,目前约占总量的90%;加酶洗衣粉约占总量的84%。肥皂与香皂的比例为4∶1,透明皂占肥皂总量的80%。洗涤剂浓缩化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成效不大。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凸显。产量排名前10位的企业已占全行业总产量的80%以上。其中,肥(香)皂前10家企业占总量的86%,洗衣粉前10企业占总量的76%,洗衣液前10企业占总量的87%,洗涤剂前10占总量的84%。

  我国工业和公共设施(I&I)清洁行业起步相对较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产品市场规模超过1100亿元,利税过百亿元。其中,公共设施清洁领域占到了41%。从产品类别来看,我国I&I清洁产品市场中约占一半,即500亿元左右。

  行业相关标准经过“十二五”期间的继续完善和修订,目前标准总数量已经达到147项。其中,国家标准67项,行业标准80项;强制性标准5项,推荐性标准142项;产品标准80项,方法标准61项,基础标准1项,基础通用标准5项。

  “十二五”期间,中国洗协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中国洗涤用品行业自律公约》,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制定了《中国洗涤用品行业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洗涤用品行业自律惩戒制度》以及《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争议处理规则》。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协调本行业企业间出现的问题,维护行业和谐、健康、稳定发展。

  自2005年始,“产品质量自律跟踪调查”项目正式由中国洗协牵头实施。“十二五”期间,分别对洗衣液(含丝毛净、衣领净)、洗手液、沐浴剂、浓缩洗衣粉、浓缩洗衣液、工业直链烷基苯磺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等产品进行了产品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向行业和社会公告。

  中国洗协于2009年始在行业推广“浓缩洗衣粉”标志;2012年9月推出了“浓缩洗涤剂”标志。2012年6月,协会又发布了《关于规范洗涤剂产品名称的通知》(中洗协[2012]33号文件),要求行业企业对符合或略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洗涤剂不再宣称“超浓缩”、“超超浓缩”、“高浓缩”、“浓浓缩”、“高浓度”等概念。这些举动旨在宣传环保、低碳产品,倡导消费者绿色、健康的消费方式,促进行业进步。

  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对行业运行分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2年8月,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工作条例》和《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组织构架》,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了“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在行业统计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

  “十二五”期间,中国洗协信息统计中心编制和发布了历年《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中国公共设施清洁市场研究报告》、《中国衣用洗涤剂生命周期评估报告》等,向社会及行业传达相关信息。同时,利用统计网络,继续承担商务部《固态棕榈硬脂自动许可备案》的审查和对油脂进口使用情况的调查工作,发挥行业自律功能,充分监督工业油脂的使用流向。

  2014年开始,中国洗协正式启动了建立“我国洗涤用品原料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洗涤用品主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和洗涤剂原料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库。

  城镇化已经成为全球趋势。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的生活条件将得到改善,生活习惯将逐渐发生变化,必然也会带来消费习惯的变化,比如消费理念的提升、自动普及率的提高、洗涤频率的改变等等。洗涤用品如何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使用特点,对产品研发和营销而言形成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消费者消费方式的改变,将对行业的发展模式产生影响。

  我国洗涤用品产品结构“十二五”期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与欧美日等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1)中低档产品比例仍然偏大;(2)浓缩化进展不大,国外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洗涤剂的浓缩化,而我国目前浓缩产品的比例仍低于4%;(3)传统的洗涤用品发展较快,但家居、公共设施等专用的功能性洗涤用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品种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的要求,市场覆盖率也不高,工业用洗涤剂在开发和应用上的差距更大。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洗涤用品产品门类已经相对比较齐全,基本能够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近年来消费者对洗涤用品的市场满意度在快消品中一直名列前茅。然而,目前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仍较为严重,产能过剩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个别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取短视行为,加上众多社会资本的涌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也使得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创新、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差异化、可持续化发展,是企业摆脱恶性竞争、步入良好发展轨道的必然之路。

  目前大宗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产品已经实现了国产化与规模化,并已成为全球表面活性剂和部分助剂等产品的生产大国。然而,功能型表面活性剂和助剂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经过国家组织的几个五年计划的技术攻关,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发了一定数量的新型功能型表面活性剂和助剂,但在品种、数量、产业化进程与应用推广上仍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的部署,“十二五”期间洗涤用品行业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大型的洗涤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形成了自主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洗涤用品方面的技术进步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幅度缩小了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但与国际先进公司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全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体现在:(1)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新产品产出速度与数量不足;(2)由于商业化操作及其他原因,新原料的开发与应用进展不大;(3)相关分析检测方法技术相对不足。

  以规模求发展是“十二五”期间行业企业发展的主要现象之一,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无论是洗涤用品产品行业,还是与之配套的原料行业均存在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严重的问题。其一,部分洗涤用品产品企业盲目上规模,使得产能过剩,不少中小企业靠OEM维持生计,严重缺少自主品牌,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二,主要原料产能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使得原料供应商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起始原料如、油脂等价格却大幅波动,使大多数原料生产厂商面临经营困难的风险,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在所难免。各家企业需要在产品的高质化、差异化方面更加努力,通过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领域的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常规洗涤剂如洗衣粉、餐具洗涤剂等产品每年国家质检总局安排对产品进行多次抽检,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随着洗涤剂的功能化品种与细分化市场的发展,相关的标准建立相对滞后,且缺乏监管;对于表面活性剂等产品,虽有相关标准,但市场监管力度不足,也不利于终端产品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日渐显现。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14年全国互联网用户超过6.49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5.57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快递等新产业新商业模式迅速壮大,冲击着所有的商业模式。

  洗涤用品行业的众多企业也通过融入、尝试、接触等多种方式,加入了网络营销等电子商务运作的潮流,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产品有了发展空间,线上品牌新模式正在悄然崛起。网络品牌的培育和产品的私人订务为更高附加值、更专业、更个性的小众产品带来更广阔的市场营销平台,为许多企业做专做强提供了机遇,同时也给企业形象传播、产品推广、市场营销和市场质量监管等方面也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挑战。

  多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在技术、装备乃至市场的发展方面,为节约成本,采取高薪聘请挖角手段达到快速发展目的,非正常渠道的技术流失、扩散现象较为严重,也成为行业发展一窝蜂现象形成的原因之一。同时,行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作用较弱,截至目前,中国境内洗涤用品及相关产品企业间关于知识产权纠纷的官司基本没有。

  “十二五”期间,很多大型企业加大了研发方面的人力、财力投入,强化了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功能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品种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配方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然而,大型洗涤用品生产企业出于商业化运作等方面的原因,同时由于很多新产品系统安全性能测试相对滞后,对于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应用积极性不高,行业示范效应不强。

  近年来,国内洗涤用品行业技术装备有了长足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的装备为企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一方面我们的技术装备以及零部件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许多用于生产和研发的关键技术和设备还依靠进口;另一方面,业内也有不少企业对技术装备重视不够,在在建和改造的方面着眼眼前利益,往往带来一些后续隐患。业内还有很多企业的生产工艺是间歇式操作,反应的动力及热能消耗相对较高,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产品品质稳定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资源利用效率及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改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在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减排环保、品质保证、以及降低生产管理成本等方面均面临着更高标准的挑战,而先进的技术装备是这些方面的基础保障。随着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3D打印等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结合日臻成熟,必将为行业企业提升技术水平提供更多更好的装备选择,从而推动企业加快技术进步。

  国内消费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低水平供给过剩,而企业的转型升级却因创新能力不强而步伐缓慢。今后一段时期,企业的重点任务是在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均取得显著进展。这些都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围绕行业发展和“互联网+”等新型业态发展,认真研究洗涤用品及其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与培养工作,密切企业同院所、科研单位的有机结合,加大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职工培训和再教育工作,将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任务。

  历经30多年市场经济环境的洗礼,洗涤用品企业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上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总体来说,大多数企业依然是以简单、粗放的低成本管理为主,管理理念的表现形式多为重量轻质、急功近利,这种低水平的粗放式管理在各方面消耗严重,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创新管理观念,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才能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内经济发展逐渐由高速、超高速增长转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发展时期,全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到了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我国洗涤用品行业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发展,要努力适应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转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等特征的新常态给行业带来的影响。

  河北省家政人员走俏北京市场:日前举办的京冀家庭服务企业对接洽谈会上,来自北京的20余家知名家庭服务企业,和来自河北省各地的30余个品牌和优秀家庭服务企业进行了现场交流对接。河北省的家政人员走俏北京市场。据某家政服务企业负责人介绍,该司每年能培训输出2000人左右,仅往北京输送的家政就有900人左右。

  男性保姆市场占比接近两成:近日赶集网发布的一则数据显示,95后保姆从业者中,男性保姆市场占比接近两成,达到17.2%。就深圳而言,目前深圳保姆职业招聘中,男保姆占比达到18.1%,略高于全国平均值。而广州男保姆占比达到了17.4%,同样高于全国平均值。

  贵州“黔灵女”家政务川分公司挂牌成立:11月28日上午,贵州“黔灵女”家政务川分公司成立。贵州“黔灵女”家政服务公司,是省妇联倾力打造的一个为妇女提供就业创业的平台。县妇联依托该平台,积极引导县女性创业带头人成功加盟该公司,并指导筹划务川分公司成立,帮助下岗、无业妇女、留守妇女和返乡女农民工实现就业,为广大家庭提供家居保洁、月嫂、育婴、特殊护理等家政服务。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和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家政服务员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市场缺口逐渐增大,很多消费者反馈找不到合适的家政。以北京市为例,据北京市家政服务协会测算,北京600多万户家庭中至少有200万户需要家政服务,家政缺口达到150万人,且随着市场方面对家政服务需求的飙升,这一缺口还会持续增大。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政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调查显示,家政服务行业已经产生细分,高端家政服务已经出现。家政服务已从传统意义上的洗衣、做饭,变成一项复杂、综合、高技能的服务,服务范围日益扩大,内部分工更加精细。除了常见的能帮忙打理家务或照顾老人孩子的住家保姆、钟点工、保洁员之外,还出现了能提供专业服务的月嫂、育婴师等。

  与巨大市场缺口同时存在的是庞大的家政服务从业人群,数据显示,我国仅在册的家政公司就有55万多家,家政从业人员约1600万人,其中北京仅在册的家政公司就有4000多家。我国家政从业人群数量是庞大的,但家政服务市场缺口却如此巨大,根本原因是家政从业者水平的提升跟不上消费者家政服务需求的提高,家政服务市场结构性供需失衡。家政的缺口主要是专业高端家政的缺口,这种情况下,引进高素质人群进入家政业,培养专业高端家政服务人才是当务之急。管家帮研究院发现,社会观念已成为阻碍整个家政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社会观念下的行业偏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家政服务水平的提升。长期以来,家政从业者的社会认可度一直较低。家政服务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封建社会的奴仆就是家政的雏形。奴仆从属于主人,无人身自由,社会地位低下。随着社会的变迁,奴仆制变为雇佣制,家政的社会地位明显提升,变为平等公民,称呼也从奴婢、下人变为佣人、保姆等。2000年8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将“保姆”这一职业正式定名为“家政服务员”,家政服务和所有其他职业一样成为社会分工下的一种行业。但是,改变的只是名字,沉积在名字里的观念并未消失——认为这个行业“低人一等”,家政从业者是“下人”,干的是“伺候人”的活儿。大家在潜意识里还是把家政与旧时代的“仆人”、“佣人”混为一谈。

  在家政服务行业,雇主歧视普遍存在,对家政服务从业者造成心理压力,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心理问题。有媒体曾对月嫂、保姆、护工等家政从业者进行随机调查,发现竟然有80%以上的人明确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烦躁易怒、压抑苦闷、有心理阴影等情况。这种偏见不仅存在于雇主人群,在家政从业者中也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管家帮研究院“家政服务雇佣关系调查分析”项目调研结果显示:超过90%的家政的从业感受是“又苦又累”、“低人一等”。正是这种偏见的普遍存在,使得在家政雇佣关系形成后,雇佣双方地位不平等,导致雇佣双方矛盾频现,影响家政服务质量。同时,现阶段家政行业从业人员多来自农村,而产生家政服务需求的多是中产及以上家庭,雇佣双方生活习惯、受教育水平等方面差距较大,在服务过程中容易产生矛盾,难以产生优质服务,不利于行业整体发展。

  正是由于家政服务“伺候人”、“低人一等”等观念根深蒂固,才会造成社会整体对家政服务行业认知存在偏差,阻碍人们从事家政服务职业,甚至阻碍创业者进入,造成行业、管理人员缺失,最终对家政企业开业及运营等各方面造成阻力。80、90后人群已成为工作主力,受上述社会观念影响,较难接受“月嫂、保姆”等伺候人的工作,长期来看或将造成家政服务行业劳动力供应不足,用工荒现象出现,对行业持续发展不利。同时,这种观念会对高素质人群进入形成阻碍,影响家政服务从业者整体素质水平提升。

  目前家政服务市场上高端家政服务需求已经出现,家政服务分工愈加精细化、专业化。家政职位对从业者的专业程度与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习能力强,学历高的人群进入家政服务业。但是从目前家政服务市场从业人员的学历和知识结构来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学历普遍很低,近7成是初中及以下学历。高中学历、大专和本科少之甚少。来自农村的闲散劳动力、下岗再就业人群、退休人群是家政从业人员的主要构成部分,占比90%以上。这些人员整体知识水平与个人素质偏低,很难与高端家政服务职位匹配,成为高端家政服务人才。

  2016年中国华北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的某次调查结果显示,家政服务行业的月嫂、管家及高端家庭服务等岗位月薪可达10000-15000元,正在成为高薪“金粉领”一族。但是所调查的大学生人群普遍认为家政服务行业社会地位低下、工资福利待遇不高、社会保障不完善、职业发展道路不清晰,表示不可能从事家政服务工作。

  为整体提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水平,我国正不断尝试培养专业家政,国家层面引导高学历人员从事家政服务业。早在2003年,吉林农业大学就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家政学本科专业。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等高等院校也相继开设家政相关专业。同时,不少民办高校也开办了家政相关专业,许多家政培训专职院校出现。

  二孩政策放开与老龄化现实国情之下,家政服务需求飙升,已成为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第三产业。管家帮研究院认为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提供支持。对于家政服务行业,政府层面应积极鼓励引导,普及家政服务知识,弱化社会观念对家政行业的不良影响;企业层面应结合政策,积极探索搭建标准化专业化的家政服务流程,增强客户体验与社会好感度;社会层面应彻底摒弃偏见,建立正确的行业认知,支持鼓励家政服务行业发展。

  高端餐饮涉足团餐,选好食材是基础:11月26日,山东省团餐行业协会成立大会召开,在首届团餐协会会员名单中,除了传统的团餐企业以及相关配套供应商之外,山东舜和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和济南舜耕山庄也赫然在列。业内人士介绍,随着“三公”消费受限、高端餐饮业绩下滑,大牌餐企正在探寻新的盈利渠道,而团餐则是竞争激烈的一大市场。随着中国行政后勤社会化开放程度的加大,团餐行业将会迎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监管处处长林炳勇表示,“作为餐饮企业,在食材上一定不能偷工减料。作为餐饮企业,自律比监管更重要,只有选择好食材,做好各个环节管控,才能确保食品安全。”

  百胜中国拟2亿美元收购到家美食会:援引消息人士称,百胜中国正在磋商收购提供食品外送服务的到家美食会,预计的交易价格在2亿美元左右。该消息人士称,目前还处在交易早期阶段。百胜中国希望在外卖领域有所投资,但投资形式还在讨论,包括收购一家企业,或者是在该类型企业中持有股份,并在经营活动中享有话语权。

  大家乐计划新开25家店香港市场收入恢复增长:大家乐首席执行官罗德承於业绩记者会指,香港市场收入回复增长,表现与大市同步。加上希望趁租金回软,重回策略性及主要地区店铺,目前计划开设25分店,平均分布住宅、商业及消闲区,并计划增聘800至1000人。他表示,香港餐饮业的租约分别为三年死约加三年生约,故铺位约三年便要续租,每年约有60至80间分店需续租,而目前续租租金与三年前相比,仍有调升,但相信可维持对收入占比。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其中显示10月份,餐饮收入3492亿元,同比增长10.0%。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信息显示,10月份,餐饮收入3492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855亿元,同比增长4.7%。而1-10月份,餐饮收入29105亿元,同比增长10.9%;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409亿元,同比增长6%。

  美食广场起源于海外,并在上世纪90年始在国内流行,如今,几乎所有的和大型百货都会配套美食广场。现今国内,、食通天、亚惠等知名美食广场几乎占据主导地位,除此之外,各地后起美食广场也发展迅速,如公元铭美食广场,两年内在武汉市已有多家门店,崛起之神速。

橙e播报 可以听的资讯(12月1日) 日化、生活服务业、餐饮、建材、钢铁(图2)

  随着餐饮行业竞争的加剧,产品形象的刷新,大众消费的崛起,为迎合消费者新的饮食心理,各类主体餐厅不断涌现。与此同时,购物中心的租金大幅度提升,使得美食广场成本大幅提升,加之美食广场本身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使得其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面对如此内忧外患,美食广场该何去何从?成了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基于对餐饮行业的了解,首先需要肯定的一点是美食广场至今仍然拥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和吸引力。许多大型购物中心都选择美食广场作为配套设施,各具特色的美食广场也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流,作为购物中心客流量的重要保障。以一组数据来看,2012年至今,中国的购物中心以每年300家的数量递增,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10000家。餐饮进驻购物中心的兴起之初,购物中心中餐饮业态占比10%,如今已上升至40%。由此可见美食广场发展前景及势态良好。

  那么如何把握美食广场的良好发展势态呢?美食广场历经20余年的发展,如今仍可谓风险与机遇并存。首先虽然各色主题餐厅日渐增多,但美食广场这种形式多样、环境舒适、菜品丰富、点餐便捷、价格亲民、色香味俱全且极具体验感的“小吃总汇”是主题餐厅无可比拟的,其次美食广场特有的主题空间体验感,琳琅满目色香味俱佳的成品和半成品,半开放式厨房里,厨师们手工现做的一招一式等都颇有体验性看点,熙熙攘攘如传统市集般的亲切氛围及品种丰富的时尚美食,也让不少年轻群体流连忘返。因此就装潢的层次感,产品的丰富性,和消费者互动体验感上而言,美食广场显然更具优势的。

  然而另一方面却是知名美食广场较高的硬件投入,对于油烟净化,污水处理,燃气电力等物业需求极高,动辄上千万的隐形投入,加之购物中心租金的不断上涨,严重制约着美食广场的发展。而较高的社会需求却需要新的美食广场的诞生。近两年来发展较快的公元铭美食广场正是抓住了此机遇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

橙e播报 可以听的资讯(12月1日) 日化、生活服务业、餐饮、建材、钢铁(图3)

  坚持“极致产品主义”。产品是餐饮行业竞争和发展的根本,美食广场的食材新鲜健康是基础保障,同时也需要产品的多样化与差异化。

  打造个性化,多样化,舒适化的消费体验。无论大食代、食通天还是亚惠,美食广场对消费者的消费体验都极为重视。致力于打造开放式的个性主题美食广场,从视觉,听觉,味觉等度为顾客带来美食体验。后起的公元铭也极重顾客消费体验,趣味场景搭造,空间装潢以层次、档次、绿色生态、光影搭配为主要风格,使得用餐氛围温馨舒适。

  讲求管理。美食广场的管理不同于主题餐厅,将进驻的数十家天南海北不同特色的档口的餐饮特色及文化氛围凸显并保持出品品质和卫生,殊为不易;此时应注意和而不同。亚惠在不同商圈,不同地域,设置针对不同人群特色的美食广场,统一的培训与管理下,体现不同的风格,正是对和而不同的诠释。同时美食广场的管理也应注重商户利益与广场利益,客户利益的均衡,寻找最佳均衡点。

  当然,互联网时代,品牌宣传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大食代,食通天,亚惠除了自身知名度,官网,新媒体,第三方也有较好运作。后起公元铭在没有较高知名度下,其发展或许也是个不错的参考。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流量当道的今天,要抓住年轻消费群体,营销投入必不可少。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美食广场,公元铭对于经营,资源,投入,品牌等个方面的投入都是积极的。特别对于品牌的营销投入,无论线上线下,均高于其他同类美食广场。

  美食广场,重在“广”字,面对知名美食广场产品严重同质化的窘境,公元铭一个新兴美食广场,同期短时间内的迅速发展,对美食广场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首先,以“广”而言,公元铭致力于打造餐饮品牌孵化器,沉淀和积累更多的优质民间餐饮,规范其经营,并扶持使其迅速打开市场局面。其次,对自身有清晰定位,公元铭将核心优势在于餐饮资源丰富,经营品牌比其他同类更为广泛。在大众餐饮产品严重同质化的今天,公元铭的“广”字,很有可能使其弯道超车,得到较大发展。

  纵观现今美食广场的发展,机遇远大于挑战,而如何有效抓住机遇,除了以上的借鉴,其他就有赖于餐饮界的各位精英了。

  晋城出台十大举措“防雾霾” 水泥企业全部停产:进入冬季以来,晋城市区连续出现污染天气,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为全面加强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晋城市将采取特别管控措施,出台了十条措施来严防雾霾。即日起,全市所有施工工地的土石方工程、所有混凝土搅拌站、城中村改造拆迁工程将全部停工。

  天津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采暖期水泥熟料错峰生产:作为传统建材产业的“代表”,水泥行业几乎成了高耗能、高污染的代名词。在天津,像水泥一样的传统建材行业正迎来转型良机。近日,天津市工信委印发《关于促进我市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将扩大新型、绿色建材的生产和应用,压减过剩产能,实现绿色升级,让建材行业为美丽天津建设“增砖添瓦”。

  实木地板重回消费主流地位: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地板因为较为实惠的价格走红市场,但近年来,受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地板甲醛超标等负面报道的影响,备受冷落的实木地板开始重回大众视野。业内人士预计,实木地板价格和市场普及率将很快进入加速上涨通道,回归其应有的价值。预计2016-2021年,我国实木地板行业总体呈增长趋势,到2021年我国实木地板行业销售收入将接近1300亿元。

  为了实现玻璃行业“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目标,最关键的是要创新思维、开拓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玻璃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供给体系特别是市场需求端入手,增加生产市场新需求的产品,遏制雷同技术产能的新增和减少过剩行业产品的生产,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是真正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和加快新型绿色建材发展,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产业结构,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和扭转经济效益下滑的最现实有效手段。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真正立足市场需求,按需求导向发展,调整发展重点,调整发展政策,把发展转向增加有效供给,转向高端、转向国外、转向市场消费需求,从而改变发展路径增加拓展渠道,全面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

  首要的是理念创新,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当前困境,而应作为玻璃行业理念的一场。认真反思过去的发展模式,彻底转变发展观念,发扬企业家精神,实现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和经营模式创新。

  近年来面临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发展步伐缓慢、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剧增的新形势。过去用资源、人力成本的优势,只要模仿别人,有市场就能发展。而现在单靠市场容量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必须加大创新力度,需要把战略实施建立在“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这个基点上。在新的一年必须要把创新驱动摆在首位,着力搞好“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实施第二代浮法玻璃技术装备创新研发”、“有效拓展海外市场”等。

  2016年,加快推进化解平板玻璃产能过剩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央已经明确2016年要打好四个歼灭战,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化解过剩产能。因此可以预计一系列的落实措施将密集出台,为玻璃化解产能过剩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另外,玻璃行业在执行国发[2013]41号文件方面做了一定工作,取得初步进展;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的倒逼机制,以及持续下滑的市场形势,使行业企业对产能过剩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必将提高其化解产能过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结构调整”新阶段,产业发展背景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玻璃行业是高能耗、高环境负荷的行业,企业如果只依靠量的变化已经不能再向前发展了,过去快速发展所依托的环境没有了,行业转型升级、调整结构势在必行。

  平板玻璃年耗能1000万吨标准煤,占全国工业能耗的0.5%,属于能耗大户,年排放SO2、NOX均达40万吨左右。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自2014年以来,玻璃熔窑烟气治理进入了“快车道”,但距真正做到有效治疗和“达标排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2015年10月,建材联合会组织召开了“全国水、玻、陶产业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达标工作大会”,并发布了“倡议书”。为此,2016年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应针对并解决目前阻碍“实现达标”的关键问题。一是如何确保企业上报能耗、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否则考核评价没有意义,“淘汰”也无从谈起。从措施上首先应突出能耗应由第三方检查和评价。污染物排放要有实时监测和联网,其次要落实环保、节能、质监等执法部门和地方政府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同时要健全企业责任制,一旦发现上报数据不实或弄虚作假,要追究企业责任。二是要解决“脱硝”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目前国内脱硝技术还不够成熟,以及治理成本偏高等问题。为此,一是要尽快完善“脱硝”治理技术,确定合理的流程及成熟的工艺设备;二是要研究进一步降低治理成本的途径和措施;三是要出台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等相关政策;四是要严禁使用石油焦粉等劣质燃料,否则再好的治理设备也将成为“样子工程”。

  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消化产能过剩,加快落后产能退出,有利于消除企业间过度竞争,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目前我国玻璃行业过于分散,前10家集中度仅为53%,同质竞争严重,抗风险能力弱;缺乏技术及市场引领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平板玻璃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更加凸显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

  我国平板玻璃行业的兼并重组进展缓慢。其原因一是缺乏并购资金;二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大,跨地区并购难;三是缺少兼并重组鼓励政策,并购成本高。

  企业兼并重组涉及债权债务、人员安置等复杂问题,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资金的支持,还需要企业的创新勇气和行业担当。从2016年起,要研究出台“平板玻璃行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方案”,推进平板玻璃基本准则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实现“十三五”行业前10家集中度达到70%的目标作出积极努力。

  实施“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经营,不仅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途径,也是提升产业水平、实现“超越引领”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玻璃工业已经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但近年来“走出去”的经历反映出我们制造能力强、市场能力弱的特点。作为玻璃制造大国,技术和装备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可以说我们的产能是为全世界准备,但产品出口仅占总量的不足10%,而且低端产品的出口结构仍未有根本性改变,对外输出产能、输出技术、输出服务严重不足等,但还没有像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那样真正走向国际、实现全球布局。

  我们要抓住“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等战略机遇,加快“走出去”步伐,鼓励企业依托国内资本与技术,利用国外资源与市场,在国外布局新的市场能力,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联合重组国外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投资与经营,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实现从产品输出、技术输出到资本输出的不断升级,稳步实现国际化。

  国内钢价出现“过山车”行情 铁矿石价格上行:连续3周,国内现货钢价行情各不同,出现了“涨-跌-涨”式的“过山车”的走势,铁矿石市场也已大幅上行。据最新市场报告,最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118.6点,一周上涨3.7%。市场内不少人士预期,加紧落实的环保政策将抑制钢铁产能的过快释放,令市场看涨情绪加重,黑色系期货产品价格快速变盘,导致现货钢市迅速跟涨。此外,焦煤、焦炭价格仍在上涨,钢铁成本支撑力度尚存,主流钢厂挺价意愿较强,而市场库存则仍处于低位。

  全球第二大钢铁集团将于12月1日正式成立: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即将迎来它们联姻后的重大时刻。对外宣布战略重组五个多月后,新组建的中国宝武钢铁集团12月1日将在上海举行成立大会。宝钢股份总经理戴志浩表示,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的重组,是中国钢铁上市公司第一名和第二名的重组,这决定了宝武集团在业内将鲜有竞争对手,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战略领先期。宝钢股份提供的数据显示,就粗钢产量而言,宝武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在全球上市钢企中名列第三,汽车板产能排名第三,取向硅钢产能名列第一。

  太钢不锈表示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依然存在:太钢不锈表示,2016年以来,受去产能政策效应、阶段性需求改善等因素影响,钢材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但震荡加剧,钢铁企业经营生产压力得到缓解,行业总体经营情况较去年有所改善,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依然存在,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去产能之路任重道远,尚需各方付出艰苦努力。

  近日,螺纹钢期货的上涨以及炼钢成本的支撑,推动国内钢材价格再度出现一波不错的涨势。然而今日“黑色系”暴跌,市场信心再受打击,尤其是在需求疲软的当下,笔者认为后期钢市或将打开下跌通道,建议商家谨慎操作,切勿急于冬储。

  虽然近段时间国内钢价接连上涨,其中螺纹钢期货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成本也借机推波助澜,而钢材实际需求的好坏似乎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这种脱离现货实际情况的拉涨显得十分诡异。

  据兰格特邀评论员、钢铁圈资深人士马晓坤表示:当前钢市看似火热,但实际终端市场非常冷清;同时国内、国外钢价倒挂及一些国家的反倾销政策,导致国内钢材出口迅速萎缩,而进口却程上升态势。

  马晓坤表示,近期价格拉涨过快,终端采购速度放缓。其次,临近冬季,随着天气的转冷,部分用钢行业进入传统淡季,影响钢材需求。另外,一些地区受环保影响,导致当地部分中小终端加工企业停产。与此同时,钢材出口情况也不乐观,进入10月后,国内钢材出口量明显减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为770万吨,较上月减少110万吨,月环比降12.5%;较去年同期减少132万吨,同比下降14.6%。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欧盟、印度、南非等多国对我国钢铁制品进行反倾销,这将严重影响后期国内钢材的出口。

  虽然近段时间国内部分地区加大环保力度,一些钢企停产,但由于终端需求不给力,导致钢材库存量逐渐上升。据兰格钢铁网统计,截止11月25日,被誉为钢市风向标的唐山钢坯库存达到49万吨,周环比增6万吨,增幅为14%,这已经是唐山钢坯库存连续9周上升。

  另外武安、山西等地钢材库存量也呈现快速上升态势。据兰格钢铁网钢厂部统计,11月18日,武安高线万吨大关。山西地区钢厂因库存大、成本高等因素,号召陕西、四川等地区钢企共同减产,以此缓解库存压力。

  虽然近两日钢价反弹,部分钢企库存压力稍有释放,但由于终端市场疲软,故大多数资源只是流入流通环节,而并非终端,因此整体来看,市场上钢材库存压力依旧偏大。

  最近“黑色双焦”犹如擎天柱一般支撑着钢市,并刺激钢价快速上升。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在需求弱、库存大的时候,成本似乎起不到决定钢价走势的作用。去年、前年钢市一直萎靡不振,钢价跌破成本线也一直是个常态。而从钢厂的动作看,当炼钢亏损达到200元以上,且未来一段时间内看不到反弹迹象时,一些钢企才会选择停产检修来应对风险。

  纵观当前钢价,对于民营钢企来说,2750元左右的钢坯价格可算是微利,因此即便需求差,钢企大多不会 选择主动停产。而如果产量不降,仅靠成本是难以支撑住需求逐渐转弱的钢价的。因此笔者认为,倒逼钢企停产、减产才是支撑淡季钢市的主要力量,而想让钢企主动减产,就目前钢价看,至少要跌300元以上才可办到。

  综合考虑,笔者觉得目前钢市繁荣景象犹如海市蜃楼;而对于不少商家问及的冬储问题,笔者认为当钢企集中停产时,才是冬储的最佳时机。

推荐资讯